成都经济广播专访 | 郑羽:用 “产学研” 模式打造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期权数据库


访谈背景

  郑羽,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入驻项目负责人,金融学院副教授,英博智云(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作为实验室在探索 “产学研用”,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 “新财经” 育人模式方面的深度参与者,郑羽老师在入驻实验室后,结合自身优势资源,积极探索金融科技人才的创新培养方式,以开发金融科技实际项目为抓手,培养学生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实践操作能力。2021 年,郑羽老师的创业项目获得 2000 万元人民币的天使投资,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版期权数据库。就此,郑羽老师接受了成都经济广播的专访。


Q&A

  成都经济广播:您的履历很耀眼,博士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18 年在英国创立了金融科技公司,并完成了融资。是什么样的机缘让您回国创业?

  郑羽:其实当时在英国创业还是挺艰难的,我是学生签证,不能办公司,而且也没有人会投资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生,因为在伦敦不缺名校的博士。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国际知名的高科技创业孵化器去同全世界的名校博士竞争,证明你在某个领域是有竞争优势的,这样一方面可以拿到英国的杰出人才签证,另一方面创业孵化器才会给你机会去辅导和支持你创业。我们通过孵化器的平台虽然融到了资金,但是说实话,那点资金在伦敦很快就可以烧完,而且我觉得对于高科技的初创企业来讲,除了资金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你如何能保证技术上的领先性。所以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使企业具有持续创新的能力。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我们找到的一个解决方案,当然这个思路也不是我突然想到的,帝国理工 & Entrepreneur First 在产学研方面有很多成功案例,带给了我很多启发。当时在孵化器里面有一个很快拿到融资的项目就是来源于剑桥一个实验室的项目,创始人是剑桥的一个年轻教授。

  融了资金之后,我就 在考虑如何通过产学研来升级创业模式。当时面临两个选择,是留在伦敦做产学研还是回国做产学研。我们当时研究了一下国内的产学研政策,发现国家是大力支持和推进产学研融合,鼓励创新 “新模式”。再加上我在英国也呆了快 10 年了,其实呆的越久,也越想家,也希望能在创业的过程中为自己的国家尽一份力,所以我们就决定,把伦敦作为销售中心,产学研放到国内,这样一方面成本可控,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发展,另一方面我们的技术和人才培养都在国内,哪怕我们失败了,至少也为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做了一份贡献。但是如果能做好,我们就可以真正做到打通国内和国际,让我们的产品在中国研发,然后走向世界。所以我们当时花了很多时间说服投资者和孵化器,最终他们还是同意了我们的决定,伦敦作为销售中心,国内作为产学研的中 心。


  成都经济广播:都说伦敦和成都的气候很相似,这是你选择成都的理由之一吗?

  郑羽:像您提到的这些例子,如果从行业的角度来说,是金融科技在银行,支付或者是保险领域的应用。我们公司主要是运用人工智能方法为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提供期权隐含波动率曲面的数据。这个是属于金融科技在资产管理行业的应用。

  我在国内走访了几个大数据实验室,运气很好,遇到了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赵院长,了解到西南财经大学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在共建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合作伙伴有加州伯克利分校,美国道富等。实验室致力于服务金融行业痛点和难点,助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我觉得这个就是我想做的事情,所以我就来了成都,加入到了实验室和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共同探索产学研创新模式。这几年,在赵院长的带领下,实验室和财大做了很多事情。举办四届国际金融科技论坛,四届 “成都 80” 金融科技产品设计与研发大赛。致力于金融科技人才培养,金融学院的金融科技专业获评2021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A+专业。另外财大也成立了西财金科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金融科技项目,目前我们的项目就落在西财金科的平台上。

  除了西南财大,高新区也给了我们这种初创企业很多的政策支持,比如四派人才,另外还有产业培育的政策,像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一方面是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做了一个方向的指引。另外高新区这边还有定期举办的政策解读,行业交流。你能全面感受到开放、包容、向上的创业环境,政府、高校对人才、企业的支持与扶持力度是很大的。所以我感觉我来成都其实是很幸运的,也希望能够将产学研的创业探索和城市的发展能够结合起来。


  成都经济广播:说到人工智能+金融,我们生活中接触到最多的可能就是银行的语音客服,或者是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这种互联网金融。你们是如何把产品运用于场景化金融服务之中的?

  郑羽:成都和伦敦确实挺像的,一是看不到太阳,二是到处是公园,有时候我感觉我好像就是在伦敦。当然,这个其实是我后来发现的。我刚开始选择成都的原因,还是基于当时想在国内找一个愿意去做金融科技产学研的平台。

  其实资产管理这个行业,如果同银行、支付、保险这些领域相比的话,金融科技这方面的创新是比较落后的,这个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是一样的。但是从资管行业的发展角度来讲,国内和国际市场都需要多元化的产品设计,金融机构需要更多的资管产品来服务客户,包括国内提到的普惠金融。而资管产品的设计,首先你需要专业的数据库,我们想提供的就是期权这个细分领域的数据。所以,如果从场景化的角度来讲,提供资管产品的其实是金融机构,我们为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数据,他们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设计产品。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客户需要的是鸡蛋炒西红柿这盘菜,提供这盘菜的是金融机构,而我们是给金融机构提供炒这盘菜的原料,比如鸡蛋,或者是西红柿,也就是我说的期权隐含波动率曲面数据。

  当然,我觉得任何企业都想能够直接提供这个菜,但是从初创企业的角度来讲,我觉得现在很难了,因为无论是资金,人才,资源来讲,你都没有办法和大公司竞争。所以你必须去做大公司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比如细分领域的研发,那种基于现有技术做大平台,资源整合的事情,并不是初创企业的优势。我们还是希望走专业化的道路,用技术去辅助大公司和大平台去做场景化的金融服务。


  成都经济广播:您前面说,当时是基于持续研发的需求,所以选择回国,目前公司技术应用研发到什么阶段了?有哪些成熟的落地项目吗?

  郑羽:我们当时决定把产学研放到国内的时候,正在给国际一家著名的对冲基金做隐含波动率曲面的数据,涉及到 20 多个期权品种的数据,我们跟他们共同开发了 2 年多,20 年疫情的时候我们都在开发,当时还以为疫情,他们会取消,但是最终我们还是持续合作,将产品完整开发完。这两年我们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无论是人手还是算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很多数据的更新,清理,标准化工作都是他们的团队帮助我们实现的,我们在标准化的数据库的基础上,建模,对隐含波动率曲面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然后将结果共同标准化,形成最终的数据库,给到客户。所以整个过程对我们来讲,最大的收获就是共同形成了一套期权数据的标准化方案,进入模型前的数据库如何定义,以及最终的数据库该如何定义。

  我们是今年5月份办公室装修好,入驻到西财金科,交子金融科技中心。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整个数据链条独立全部实现,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数据中心的建设,包括服务器,开发环境,超算平台等搭建。同时我们也采购了全球期权数据。现在我们正在搭建支持日更新的模型前标准化数据库。

  当从核心算法的角度,2017 年,我在人工智能顶会AAAI发表了用神经网络做期权定价的文章,给国际对冲基金的产品就是基于这篇文章的算法。依托产学研的平台,2021 年我们在数据挖掘的顶会 SIGKDD 发表了第二代算法。目前第三代的算法我们也已经开发完成。

  从最终产品的角度,我们计划明年年中能完成主流国家的期权隐含波动率曲面数据,从而给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提供日更新隐含波动率曲面数据。

  当然,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金融科技人才极度缺乏,这个极大的影响了产品的开发进度,不过比较幸运的是,我除了是个创业者,同时我是个老师,人才培养本来也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而且产学研融合能让我更清楚到底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目前在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的支持下,正在尝试一套基于产学研人才培养方案,希望能为金融科技行业培养更多的人才,让学生具备交叉合作能力,支持到行业的发展。


  成都经济广播: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生态构建是成都 “十四五” 的关键词,金融科技更是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业发展的亮点。作为参与者您有什么体会?对未来有什么期许?

  郑羽:我觉得金融科技是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领域,当时在伦敦最受资本欢迎的一个是生物科技领域,另外一个就是金融科技。但是金融科技很大,涉及到各行各业,比如说银行,支付,保险,监管,资管等等。而且金融科技的目标是为金融服务,科技是为这个服务赋能,所以要发展金融科技,首先要思考的就是你到底有哪些金融服务需求,他们的体量是多少,这个金融服务是不是你的优势,或者说是不是有些金融服务业务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如何将科技赋能到这些金融业务,同时做好相应的监管,这样,在金融机构和监管共同支持下,金融科技的创新企业可以更好的集中力量做创新和研发,专业化的合作来共同支持到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

  从我个人的角度,未来我希望能做到两件事情,一件事是我希望能走出一条“产学研”的创业道路,做期权数据这个细分领域的独角兽,通过不断创新研发,将数据产品走向世界,实现我的初心和承诺。

  第二件事情,就是希望能通过“产学研”的模式,创新的去培养金融科技人才,去支持到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当然,同时也实现我作为老师的价值。



阅读原文